西部网讯 5月24日,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陕西师范大学第五期培训班(泥塑)结业仪式暨学员结业作品展览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顾劲松,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处长刘卫东,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等参观了学员们的结业作品展览,并出席结业仪式,向41名结业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向优秀学员颁发了获奖证书。
结业仪式由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孙清潮主持,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名誉主任傅功振、主任李西建,及陕西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等相关单位出席了结业仪式。
结业仪式上,来自陕西扶风县的泥塑传承人王百让和陕西杨陵区的古建筑壁画高级营造师马发虎,分别作为学员代表与大家一起分享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心得。他们从自身经历谈起,讲述了自己泥塑人生的艰辛与坚守,以及在陕西师大参加培训学习的感悟和收获,情到深处,几度哽咽,令现场许多学员落泪。
党怀兴、顾劲松先后在结业仪式上讲话,对本期培训班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学员们不断学习,勇于创新,提高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实现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
往期学员孟润凤、王玉娥、段爱萍、田亚莉、王春莉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结业仪式,他们的作品已入选第六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传统工艺设计暨研培计划成果展”,将于6月10日至18日代表陕西师范大学赴成都参展,同时入选的还有本期学员薛忠林的9件作品。
据了解,本次培训班于4月24日开班,历时1个月,来自三秦大地的41名民间泥塑艺术传承人和从业者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期间,学员们不仅与陕西师范大学校内师生互动交流,还深入西安市莲湖区唐都花园社区,向市民手把手传授泥塑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