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5月24日消息(记者雷恺 通讯员陈丹玉)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陕西师范大学第五期培训班(泥塑)结业仪式暨学员结业作品展览今天(5月24日)在陕师大长安校区举行。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顾劲松、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等向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结业仪式后,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甘晖等前往学员结业作品展室,观看学员结业作品展并与本期部分学员和往期特邀学员交谈。
记者在结业作品展室看到,学员们的泥塑作品千姿百态,情趣盎然,有的凸显关中民俗、有的取材于宗教、有的是生活中温情画面的剪影,有的是寓意深刻的小品故事……本期学员薛忠林的9件作品、往期学员孟润凤等的作品已入选将于6月举行的第六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传统工艺设计暨研培计划成果展”。
据介绍,本次培训班于4月24日开班,历时1个月,来自三秦大地的41名民间泥塑艺术传承人和从业者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期间,学员们不仅与陕西师范大学校内师生互动交流,还深入西安社区,向市民手把手传授泥塑技艺。
“研培计划”是我国非遗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已经写入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之中。该计划于2015年由文化部联合教育部共同启动,2016年确定了首批参与高校,全国共有57所高校参与其中,今年扩大到78所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985高校在内,陕西师范大学是首批参与高校,也是目前陕西唯一参与高校。之前已经举办了2期剪纸、2期刺绣,本次培训是第五期,培训项目为泥塑,按照已经批准的培训计划,后半年还将有面花和皮影。通过这些培训,旨在为非遗传承提供高校的学术资源和教学资源支持,帮助非遗项目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提高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实现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
以下是该文链接:
http://news.cnr.cn/native/city/20170524/t20170524_5237709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