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9日,文化部教育部“研培计划” 陕西师范大学第三期(剪纸)培训班学员毕业作品展览暨结业典礼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48名结业学员现场以旗袍秀、舞蹈、小合唱、技艺表演等方式展示培训成果,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仪式开始前,48名结业学员佩戴上亲手制作的剪纸头饰,在会场外迎接参观群众,并为前来参观的领导、老师和学生介绍自己的剪纸作品。前来参观的群众频频拿出手机对作品拍照,并与学员共同探讨作品的制作过程与心得体会。
在随后进行的剪纸培训班结业典礼上,学员们首先展示了精心编排的剪纸节目,包括旗袍秀、舞蹈、小合唱、传统手工艺技艺表演在内的多种展现形式与剪纸相融合,为到场观众奉上一台精彩的非物质文化节目。据了解,本次参演的所有节目,无论是服装道具,还是纹样歌词,均为学员原创。
演出结束后,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顾劲松,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为学员依次颁发结业证书,向受表彰的田亚莉等5位优秀学员和王秀芳等9位“我的剪纸故事”演讲比赛获奖者颁发了证书,并分别发表讲话。对“研培计划”陕西师范大学剪纸培训班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学员们坚定文化自信,不忘初心,努力创新,将陕西剪纸文化发扬光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再立新功。
本次结业仪式由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孙清潮主持,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顾劲松、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崔天民,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调研员周颖,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陕西师范大学傅功振、李西建、辛省平出席结业仪式。
据悉,本次培训班于10月11日开班,历时1个月,来自三秦大地的48名民间剪纸艺术传承人和剪纸爱好者参加了培训。培训期间,学员们不仅接受了文化课、艺术课、专业课、拓展课的熏陶,并且远赴安塞县、旬邑县等陕西剪纸艺术国家级非遗项目地进行现场教学,参观了陕西省非遗馆、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近距离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训期间,学员们自发组织了文艺晚会和我的剪纸故事演讲比赛,与外国留学生、大学生、离退休老干部老教授等进行了互动交流,有的传承人还现场收徒,与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由文化部、教育部共同实施,该计划旨在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群的研修、研习、培训,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增强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力,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发现和弘扬中国的手工精神,促进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提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增强传承活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该计划在先期试点的基础上,于2016年正式推出,全国共遴选了57所高校参与其中,陕西师范大学是首批参与高校之一,也是陕西省唯一参与的高校。本次培训班是由陕西省文化厅和陕西师范大学共同举办,2016年共举办了三期培训班,分别为两期剪纸培训班和一期刺绣培训班,共培训146名民间艺术家。培训课程结束后部分学员与当地文化部门、政府合作,开设剪纸培训班,将在陕师大培训课程上学习到的先进理念、理论传授给当地学员。陕西师范大学将于2017年举办5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培训班,培训内容涵盖刺绣、泥塑、皮影等陕西国家级非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