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陕西师范大学“皮影与表演实践”课程的第三讲在长安校区新勇活动中心二楼学生报告厅等教室分别进行,共有38名同学以及11名大学生皮影艺术协会的会员参与课程学习。
本课程充分依托文学院特色学科资源优势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平台优势,共将课程分为两大类,即雕刻班和演艺班。雕刻班特邀非遗传承人汪天喜、汪海燕、赵百平三位老师授课;演艺班分为碗碗腔班和阿宫腔班,每个演艺班又分为唱腔组、乐器组、签手组,分别进行教学,特聘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魏金全、富平阿宫腔皮影戏传承人惠庆龙等老师,手把手教授学生练习皮影表演。从皮影唱腔、皮影乐器演奏、签手技巧、影人雕刻等方面进行教授学习,以实践形式切实有效地传承非遗、宣传非遗,并最终打造皮影优秀原创剧目,对传统剧目进行保护与传承,达到“让学生掌握一门非遗技能”的目标,旨在让同学们掌握皮影表演与雕刻艺术技巧,能够完整的表演皮影传统剧目,提升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本次课程开班的信息发出后,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都市热线》的记者专程来到学校对此进行了特别报道。



原文链接:https://web.ssp.gdwlcloud.com/ssp_html/162sy/tj/20987.shtml?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