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出席大会。
南通蓝印花布国家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南通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吴元新出席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吴元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染织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南通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苏州大学硕士生导师。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为我国传统的印染纺织品,南通蓝印花布以全手工的印染技艺、简洁而纯朴的蓝白之美闻名于世。自南宋以来,在民间广泛应用,被制成被面、包袱、蚊帐、帐檐、头巾服饰等百姓生活的必需品,深受大众的喜爱。化学五彩染料和机印花布占据市场后,民间自纺自染的土布逐渐被淘汰,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进入了濒危的境地。
四十年来,吴元新竭尽全力,走遍江苏、浙江、上海、湖南等蓝印花布主要产区,保护和传承蓝印花布艺术,抢救保护蓝印花布等传统印染实物遗存两万余件,创新设计近千件蓝印花布纹样及饰品,出版了国家重点图书等十多部专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课题。创新的蓝印花布作品三度获“山花奖”,设计的蓝印花布系列作品“凤戏牡丹”台布、“年年有余”挂饰、“喜相逢”桌旗系列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十多所院校聘为兼职教授和客座研究员。被授予“全国旅游系统劳动模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山花奖个人“成就奖”,被中宣部、中国文联授予“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冯骥才先生这样评价吴元新:“幸有吴元新先生,他出于一种文化自觉和三十年来一贯和执着的担当精神,挽留了一批巨量的蓝染遗存,并脚踏实地进行科学整理和原生态的手工传承。应该说,在蓝染保护与推广方面,有没有吴元新的努力是不一样的,他称得上是非遗传承人的杰出代表,我们需要有吴元新这样的一些人,有这样的文化视野,有这样的文化眼光,有这样的奉献精神,有这样的责任感,站出来守望我们的文化、弘扬我们的文化。”
中国民协八届党组书记、副主席罗扬曾说:“世界上可能有很多事情你不做我不做会有很多人去做,特别是那些有名利的事。还有很多事情你不做我不去做就可能没人做了,吴元新老师就是做这样一种事情。
”
在2014年10月举行的2014年俄罗斯圣彼得堡“感知江苏”文化周上,16岁的俄罗斯姑娘娜塔莎指着印有彭丽媛出访图片的展板说,“彭!我知道她!她的外套太美了!”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给现场的俄罗斯美女赠送的蓝印花布工艺品更是让所有人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