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每个人做好事情的原动力,正是因为有兴趣,才能促使一个人对事物积极的去求知,去探索。在自家娘舅的介绍下,叶陈旺第一次接触竹根雕,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是从那时起,他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此后叶陈旺赴浙江拜师学艺,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雕刻,已然是叶陈旺这位年轻人最重要的生活内容。在一心一意学习技艺之时,叶陈旺也不忘揣摩各个流派的竹雕艺术之长。从模仿传统的竹雕与技法起步,叶陈旺用了三年时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竹根雕制作工序繁琐,大致有十余道。首先是选材,竹龄以4到5年是最好的选择,冬竹更佳,因此许多竹雕艺人都会选在冬天的时候自己进山寻找材料。“80后”的屏南竹雕艺人叶陈旺,在娘舅的带领下,正在山上寻找自己心中最佳的素材。对于他来说,造型奇特、结构富有变化、色泽明亮光洁、纹理清晰美观的竹根最能激发他的想像力和创作力。
每一根竹子都有它独特的迷人之处,在雕刻时,要先雕粗坯,再局部精修。天然竹根会有许多不足与多余,只有通过艺人的取舍、整修、改造等再加工,方能成为完美的艺术品。因此,根据不同的纹理和竹子的长势设计竹雕作品,是叶陈旺的一大乐事。竹雕讲究随行施雕,就是要竹根的形状、肌理来雕刻,充分发挥竹根天然生成的艺术元素,注重天趣和人艺的结合,所以,有时候创作的留白反而让作品更耐人寻味。也因为叶陈旺在取材和构思上,都体现出他独特的追求,因此它的作品在人们看来总能使内情和外物都达到高度的和谐,突出作品的趣味性。
《太白醉酒》
作品的创作过程也是情感起倾注过程。竹雕艺术的生命在于创作者自我的情感因素,一段不起眼的竹根,看似腐烂的朽木,但是到了叶陈旺手中,它就有了灵性,就有了生命。在他看来,因材创作,在作品中注入情感,注入内涵才能让竹雕作品真正的“活”起来。如果有精神含量在其中即使是一块朽木也能活过来。在他的众多竹雕作品中,《重建家园》这件作品让人们真正感受到了“朽木”也是可以雕刻的。
《重建家园》
在这个喧嚣、不顾一切往前走的时代里,艺术的创作就是一个坚守的过程,一件竹雕成品的出炉至少要经过十几道的工序,可以说叶陈旺选择了“竹雕”,也就等于选择了长期在寂寞中坚持,这对于一个“80”后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坚守寂寞,无疑就是在坚守自己的梦想,而我们也期待着叶陈旺手中的小小刻刀能够雕刻出属于自己更加精彩的梦想。
《二胎政策》
“竹子扎根地底四年,竹笋才长4厘米,但从第5年仅仅用6周时间就能长到15米。”在叶陈旺看来,竹子身上有太多他要学习的品质,而他也将继续保持对竹根雕创作的激情,用上乘的作品,回馈竹根雕爱好者的信赖,慢慢十多载的雕刻路,叶陈旺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这也注定他将在竹根雕的艺术道路上构筑一片属于自己的竹根雕世界。